logo
400-885-0909

公司理财

加息周期:打理定期存款有四大要点

更新时间:2011-04-08
 确定一个恰当的存期是个很有学问的难题,一般人很难做到。但有一个简便又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对分储蓄法”,即将较为大笔的存款对分为多笔数额较小的存款,然后根据自己对再次升息的预期而选择存款期限。

  今年3月18日和5月19日的两次间隔时间极短的银行加息,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国已处于加息周期。 市场也纷纷预测:下半年还将有两次加息。

  银行加息,对居民的储蓄理财,特别是打理定期存款有较大的影响。储蓄投资者要及时改变和调整理财思路和方式,使其适应银行加息的变化。从目前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水平状况来看,在加息之际,合理打理定期存款要注意4个要点。

  要点之1:一次提前支取后转存划算

  2006年8月19日,银行加息。银行客户钟安庆将已存了4个月的20万元的1年期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转存,银行对于此前的6个月只能按活期计息,那么她的利息收放损失了817元(升息前1年期定期存款存了4个月的税后利息1200元减去活期税后利息383元)。而转存后增加的税后利息却只有432元。如此看来,这么一转存,王丽吃力不讨好,反而损失了385元的利息(817元—432元)。因此,升息时,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后转存,并不是不对,但关键是要算计一番,看看是否合算。

  而另一银行客户李娟,根据银行财富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的“1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盈亏临界天数表(见表1)”,认为她有一笔定期存款转存划算。于是就将这笔已存了的2个月的20万元的1年期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并继续转存为1年期定期存款,由于存期只有2个月,提前支取的利息损失仅为408元(升息前1年期定期存款存了2个月的税后利息600元减去2个月活期利息192元),而转存后增加的利息为24元(利率调整后增收利息432元减去损失的利息408元),如此看来,李军选择转存是正确且有利可图的。

表1:2006年8月19日升息时1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盈亏临界天数

原定期存款期限 原定期存款年利率 现定期存款期限 现定期存款年利率 活期存款利率 利息盈亏临界天数
1年期 2.25% 1年期 0.72% 64
2年期 2.70% 2年期 3.06% 112
3年期 3.24% 3年期 3.69% 166
5年期 3.60% 5年期 4.14% 288

  经过2004年10月29日银行自1996年连续8年降息之后的第一次加息,以及2006年8月19日的银行再次加息定期存款转存的经历,许多银行客户都明白了是否将存款提前支取后再存储,要根据原有存款的金额大小、存期以及距离到期日的时间来决定,切不可盲目提前支取后再存,以避免利息损失。可以根据“原存款到期后的收益=转存收益”这个等式,来确定原有的存款存了多少天后提前支取转存才划算。计算这个不亏不赚的存款临界天数的公式如下:

  存款金额×升息前定期存款利率 ×存款期限=存款金额×(升息后的活期存款利率÷360×临界天数)+存款金额×[升息后的定期存款利率÷360天×(360×存款期限-临界天数)

  简化后的公式为:

  升息前定期存款利率 ×存款期限=升息后的活期存款利率×临界天数+升息后的定期存款利率×(360×存款期限-临界天数)

  据以上公式就可确定不亏不赚的存款盈亏临界天数。若已存天数大于这个天数,就不要转存;若已存天数小于这个天数,就可转存赚取更多的利息。


 《钱经》提示:

  当银行调升储蓄存款利率时,就有许多的储蓄投资者根据定期存款盈亏存取天数,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后再存入,以便享受较高利率。这种做法,是聪明之举。但也要防止聪明反被聪明误。也就是说,升息时转存定期存款,有“对中的不对”。

  要点之2:连续提前支取转存亏本

  2007年3月18日,银行又加息了。此时,银行客户曾丽明手中的一笔2年期、10万元的定期存款,是1月8日开户的,距3月18日才存了68天,少于2年期定期存款盈亏临界天数75天(见表2)。于是曾丽明就将这笔10万元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后又转存二年期。

表2:2007年3月18日升息时1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盈亏临界天数

原定期存款期限 原定期存款年利率 现定期存款期限 现定期存款年利率 活期存款利率 利息盈亏临界天数
1年期 2.52% 1年期 2.79% 0.72% 47
2年期 3.06% 2年期 3.33% 75
3年期 3.69% 3年期 3.96% 91
5年期 4.14% 5年期 4.41% 133

  可不久后的5月19日,银行又加息了。曾丽明又根据二年期定期存款的盈亏临界天数(见表3),毫不迟疑地又将上述这笔2年期、10万元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转存。可如此一折腾,她的这笔存款已经有128天委屈地吃着活期存款利息。

表3:2007年5月19日升息时1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盈亏临界天数

原定期存款期限 原定期存款年利率 现定期存款期限 现定期存款年利率 活期存款利率 利息盈亏临界天数
1年期 2.79% 1年期 3.06% 0.72% 41
2年期 3.33% 2年期 3.69% 87
3年期 3.96% 3年期 4.41% 131
5年期 4.41% 5年期 4.95% 229

  据此,银行理财师给曾丽明细算一笔账。假设这笔10万元的定期存款在都不提前支取,那么它应于2009年3月18日到期,所得利息为 :3.06%×2×10万元=7120元。可连续两次提前支取后,在相同时间内(即到2009年3月18日),这笔10万元的定期存款收益:

  10万元×[128天×(活期利率0.72%÷360天)+(720天-128天)×(二年期存款利率3.69%÷360天)]=6324元。

  可见,连续两次转存后的收益,反而比不转存少了796元。事后,曾丽明感叹:我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要说转存损失了近800元,还要花费去银行办理转存的精力和几十元的打的费用,真是冤死了。

  《钱经》提示:

  升息时看似有利的定期存款转存也会出现暗中的不划算。在进行多次转存时,也要细思量,通过仔细计算,看看是否有利,再进行转存操作。判断多次转存是否有利,可依据如下公式:

  [连续转存前的累计存款天数×(活期利率÷360) +(存款到期合计天数-连续转存前的累计存款天数)×(新定期存款利率÷360)]≥老定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期限

  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连续转存有利;当前者小于后者时,连续转存不利。


 要点之3:不用本息滚动转存法

  让存款利滚利、息生息,这是许多人投资储蓄存款时所追求的效果。作为奉行保守理财的储蓄投资热衷者老赵,也是这么想和这么做的,他总是将存款分期定期,在存款第一次到期后,又将本息存为定期存款,如此循环,俗称为本息滚动转存法。

  本息滚动转存的做法,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存款高利率时代比较划算,因此是一种使金融资产增值的好办法。以1993年7月1日新调升的银行存款利率为例,当时1年期、2年期、3年期的储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是10.98%、11.70%、12.24%。当年的老赵将3年内不动用的10万元存款,“明智”地先存上2年后,再连本带息转存1年。如此,他取得的利息收益是36949.32万元[(100000元×11.70%×2年)+(100000元×10.98%×2年)×10.98%×1年]。若老王将存款直接存为3年,则10万元的存款到期时的利息收入为36720元,少收益了229.32元。

  但随着2006年前的连续几年的降息,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逐渐回落,本息滚动转存的做法不划算了。利率水平越低,本息滚动转存法产生的收益趋低。在低利率水平下,本息滚动转存法收益甚至低于“直接定期存款法”的收益。存款利率越低,这种做法的损失就更为严重。

  因此,要明确知道,对储蓄收益来说,4个半年绝不等于一个2年,3个1年绝不等于一个3年。在2006年8月19日加息后的低利率水平下,以20万元存款为例,在扣除利息税的情况下,3年期(年利率3.69%)的20万元定期存款可得利息17712元;若将20万元先存2年(年利率3.06%)后,再将本息转存1年(年利率2.52%),所得的利息是14021元,比直接存3年少收益3691元。再如,20万元直接存5年(年利率4.14%)得税后利息33120元;而将20万元先存2年再存3年,则税后利息为28371元,少收益4749元。

  再以今年5月19日升息后的利率水平为例,在扣除利息税的情况下,3年期(年利率4.41%)的20万元定期存款可得利息21168元;若将20万元先存2年(年利率3.69%)后,再将本息转存1年(年利率3.06%),所得的利息是16993元,比直接存3年少收益4175元。再如,20万元直接存5年(年利率4.95%)得税后利息39600元;而将20万元先存2年再存3年,则税后利息为34226元,少收益5374元。

  《钱经》提示:

  从上表可知,利率逐渐提高的形势下,本息滚动转存法的减收幅度会有所下降,但从减收的绝对数额来看,不划算程度会越来越大。银行每提高一次利率,就加巨本息滚动转存法的不划算程度。因此,在目前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下,不用本息滚动转存法为明智之举。


 要点之4:尽量向半年以上的储种靠拢

  银行储蓄产品种类的选择,对储蓄存款收益的影响最大。从此前的三次加息来看,活期存款利率没有升,定期3个月的存款利率仅是微升。因此,从提高存款收益的角度来看,应将存款尽量向半年以上的储种靠拢,也就是说“存期要就长”。因为,尽管加息了,但还是处于低利率时代,在低利率时代,存期越长,利率越高,收益越好。

  但就长也不是越长越好。因为,目次我国还有加息空间。在10个月内,连续加息3次,而且近期的加息预期越来越强烈,表明我国正处于加息周期。在加息周期中,若是将存款存期定得过长,那么下次加息时,你的存款又没有到期,就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提前支取损失利息,不提前支取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存款不能享受更高利率。因此,你应根据自己对银行再次加息的可能与时间的估算来决定存款存多长时间,以便使存款既能享受目前的较高利率,又能及时赶上下次升息的时机,让储蓄存款始终享受着更高利率。

  确定一个恰当的存期是个很有学问的难题,一般人很难做到。但有一个简便又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对分储蓄法”,即将较为大笔的存款对分为多笔数额较小的存款,然后根据自己对再次升息的预期而选择存款期限。

  比如,你若断定在半年之内必会再次升息,那么你就将大额存款化为数额对等的多笔存款(比如是6笔),将这6笔存款都定为同样期限,等银行再次升息时,你就将其中的一半存款(比如是3笔)提前支取后又存为定期存款,以让这部分存款及时享受较高利率。而原先存入的3笔定期存款继续让其存到到期日。如此,既确保了存款的灵活性,又能取得较为中立的收益水平,不会吃亏。

  另外,对于已经存立的定期存款,在碰到加息时,也充分利用定期存款的部分提前支取功能,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一半,将支取的一半重新存入,以享受新的较高利率;而未支取的另一半存款,照样可以享受原定期存款利率。如此,也能取得中立的收益水平。

  《钱经》提示:

  对于实在是不能就长的存款,最好以“通知存款”的方式存储,而千万别将存款以活期的形式存储,因为活期存款利率极低。7天通知存款的年利率是1.62%,接近3个月定期存款2.07%的年利率,是活期存款年利率0.72%的2.25倍。如此,在使资金不失灵活性的同时,还能使它在等待投资期间的收益最大化,真是一个好方法。

上一篇文章: PK基金 “股”性银行理财产品有优势
下一篇文章: 理财致富安全策略:投资再投资

  1. 数千种标准化、
    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产品
  2. 专业服务+PQV
    服务过程可视化系统
  3. 知企“123”计划,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4. 大平台,更诚信,
    节省采购服务成本看得见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