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财
理财要走在政策变动之前
更新时间:2011-04-08
这个世界是个未知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学会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理财,才能回避风险,或者利用风险。当然,这需要对未来进行预测,并根据这种预测来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当你知道未来即将加息时,在央行未宣布加息之前抛出长券,收购短券,理财才会成功。同样,在加息之前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可供选择,你才可以根据自己对未来利率的预测进行选择。不关注未来的变动而预测,仅仅在变动出现之后忙于应对,永远是家庭理财的“初级阶段”。
如何在别人不进行预测,或者做出错误预测的情况下,而你的预测正确呢?这不仅需要你有点悟性,而且必须有点宏观经济学知识,并关注宏观经济变动。宏观经济政策并不是决策者灵机一动拍脑袋决定的。它有一定的规律,政府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稳定,既不过热,出现通胀或存在通胀压力;又不过冷,出现衰退与通货紧缩。
根据这个规律,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央行加息了。中国的经济连续多年实现了高增长。经过调整,2005年GDP增长达到10.2%,2006年上半年又达到10.8%。这种增长率正常呢,还是偏热呢?根据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中国适度的增长率在7%-9%之间。低于7%,存在衰退,高于9%就出现了过热。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目前经济过热。而且,这种高增长是由固定投资增加和出口增长带动的。尤其是固定资产增长过快已引起一些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为了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和固定投资增加过多,使经济在稳定状态下运行,采取紧缩性政策就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该如何判断宏观经济状况呢?首先,要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例如:GDP增长率、CPI、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出口增长率等等。这些数字很容易获得。要注意的是专家对这些数字的解释。例如,这两年CPI并不高,但专家指出由于CPI中所选的商品种类与各种商品所占的权重,CPI实际上低估了通货膨胀率。
其次,是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如央行领导,有关经济问题发表的讲话。他们的讲话中往往含蓄地表达了政府的政策意向。
最后,那些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有某种影响的经济学家的观点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这样去进行家庭理财也许会累一些。但如果不这样做,走在政策的前面,人云亦云地去理财,又有什么好果子呢?
如何在别人不进行预测,或者做出错误预测的情况下,而你的预测正确呢?这不仅需要你有点悟性,而且必须有点宏观经济学知识,并关注宏观经济变动。宏观经济政策并不是决策者灵机一动拍脑袋决定的。它有一定的规律,政府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稳定,既不过热,出现通胀或存在通胀压力;又不过冷,出现衰退与通货紧缩。
根据这个规律,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央行加息了。中国的经济连续多年实现了高增长。经过调整,2005年GDP增长达到10.2%,2006年上半年又达到10.8%。这种增长率正常呢,还是偏热呢?根据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中国适度的增长率在7%-9%之间。低于7%,存在衰退,高于9%就出现了过热。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目前经济过热。而且,这种高增长是由固定投资增加和出口增长带动的。尤其是固定资产增长过快已引起一些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为了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和固定投资增加过多,使经济在稳定状态下运行,采取紧缩性政策就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该如何判断宏观经济状况呢?首先,要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例如:GDP增长率、CPI、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出口增长率等等。这些数字很容易获得。要注意的是专家对这些数字的解释。例如,这两年CPI并不高,但专家指出由于CPI中所选的商品种类与各种商品所占的权重,CPI实际上低估了通货膨胀率。
其次,是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如央行领导,有关经济问题发表的讲话。他们的讲话中往往含蓄地表达了政府的政策意向。
最后,那些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有某种影响的经济学家的观点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这样去进行家庭理财也许会累一些。但如果不这样做,走在政策的前面,人云亦云地去理财,又有什么好果子呢?
上一篇文章:
原地踏步还是奋起直追?3季度股市基市投资策略
下一篇文章:
买基金省钱有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