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400-885-0909

信息化

北斗系统新增通讯功能明年正式商用 能催生很多应用

更新时间:2011-04-18

“北斗”系统新增的通讯功能明年将可能成为中国物联网的一项新兴应用。

“新增的通讯功能其实是一项短报文通信功能,有点类似于手机收发短信功能。”广州北斗大三通导航公司董事长林秋城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该功能一次可传送120个汉字的信息,结合GPS定位功能,可以实现对无人区等特殊环境的设备控制等。

林秋城透露,目前该项功能应用由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管理,只要向该中心申报通过,就可以参与研发。目前暂时还没有设定收费标准,以及运营模式,大家都还处于研发期间,估计到2012年才会正式商用。

“现在包括广东在内,国内已有几个地方在试验该功能。”林秋城说。林秋城不仅是广东省卫星导航协会副会长,也是广东省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基地主任。

不过,因“北斗”卫星新增的通讯功能到底能催生出一个多大的产业,目前还很难预料,因为很多实际应用还在开发中。

“‘北斗’系统的精确定位、通讯功能、位置报告和模式兼容等四大亮点,可能诞生很多新应用。”北斗多模卫星导航芯片和终端提供商东方联星有关负责人表示,监控、救灾等特殊行业应用依附“北斗”系统,都可以产生新的市场。比如,无通信信号的救灾终端,可以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报告情况;野外或无人区的基站控制、油路仪表数据读取等应用成为可能。

“保守估计,到2012年中国导航定位市场将达到2000亿-3000亿元,比2010年1000亿元的市场,增长两三倍。”上述负责人说,不过,北斗系统通讯功能目前试运营的使用费用还很昂贵,一台终端的入网费在600元左右,一年服务费在1200元,平均下来,每发送接收一条短信价格在0.5元-1元,而且终端设备价格也会比手机更贵。

林秋城表示,由于“北斗”系统的通讯功能仅限于短报文通信功能,其应用服务范围与目前电信运营商是一种互补关系。作为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的管理部门不会充当运营商角色,而每个申报开通此项功能的厂商或者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可以充当运营服务商的角色。

随着“北斗”系统民用进程加速,“北斗”系统芯片产业化进程也在加快。目前,除了东方联星外,北京广嘉、西安华讯、上海复控华龙、芯星通、北京星桥通和泰斗等厂家,均已涉足“北斗”系统芯片研发。

上一篇文章: 苗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天女散花”要不得
下一篇文章: 国内快递业务量连续4个月同比增幅超过30%

  1. 数千种标准化、
    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产品
  2. 专业服务+PQV
    服务过程可视化系统
  3. 知企“123”计划,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4. 大平台,更诚信,
    节省采购服务成本看得见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