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基金
政府引导基金“点燃”企业创新之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近年来,深圳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协同联动、防范风险”原则,与各类多层次资本合作,共同打造覆盖种子期、天使期、早中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接续投资体系,以最大努力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在“创新”养分滋养下,深圳培育出一大批知名“独角兽”和上市公司,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设立全国规模最大的政府引导基金群
自2015年开始,深圳分批次设立13只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子基金300余只,累计实缴出资超过1500亿元,撬动资本近5000亿元,以“真金白银”打造地方级最大体量政府投资基金群,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矩阵”,为企业成长引来“源头活水”。
在基金管理上,坚持政策引领、市场化运作,委托头部机构深创投集团管理运行,充分利用受托管理机构的专业优势和投资经验,对投资项目进行系统研究、专业判断和科学选择,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及重点项目倾斜。
经过10年发展,深圳引导基金“集团军”累计支持8000余个产业项目,助推超1500家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近600家企业成功上市,成为培育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政府引导基金。
同时,注重释放风险容忍度,强化长期资本属性。深圳对政府投资基金始终不设立“亏损上限、收益下限”,坚持与社会资本“风险共担、收益让利”,最高让利比例可达100%,换取长期产业价值。
同时,平衡政策目标与市场化运作。例如,在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上发挥主力军作用,以高出资比例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产业布局;平衡好短期回报和长期收益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支持产业长远发展,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安全的支持等;投资管理、绩效评价全链条公开透明,增强机构信心。
此外,增强带动性,吸引红杉中国、IDG资本、君联资本、英诺天使、梅花创投等头部机构在深圳设立基金,形成“政策—资本—产业”正向循环。市引导基金总体放大倍数约为4.5倍,单独以市场化子基金计算,放大倍数为6.1倍,以小比例资金撬动大量资金在深聚集,带动效应和杠杆效应显著。深圳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常年位居清科、投中等机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榜单第一名,中国最受GP关注政府引导基金TOP30第一名等。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深圳政府引导基金坚守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底色,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形成覆盖种子期、天使期、VC阶段、PE阶段全链条投资体系,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政府引导基金“点燃”企业创新之火
投早投小,点亮创新火种。为助力初创企业“破茧成蝶”,在市引导基金设立之初,深圳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支持中小企业的投资策略,专门设立创新创业类子基金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已投项目中初创期及早中期项目数量比例超过70%。2018年,深圳市引导基金出资设立百亿级规模的天使母基金。2023年底,深圳新设科技创新种子基金,认缴总规模20亿元,填补极早期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空白,种子子基金存续期可长达15年,真正做到与创业者同行。
墨芯人工智能是稀疏计算领域的技术标杆,以千亿级大模型支持能力领跑行业。回望其成长之路,离不开深天使的“深度呵护”。不仅旗下前海方舟等多只子基金进行了接续投资,深天使直投基金也对墨芯进行了投资。在资金赋能的基础上,深天使投资还帮助墨芯对接战略客户,提升品牌势能。自变量机器人也是深天使子基金群挖掘出的“梦之队”成员之一。聚焦机器人“通用具身大模型”研发,自变量机器人推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端到端统一具身大模型“WALL-A”,得到基石资本和啟赋资本的共同青睐。
截至2025年2月,深天使投资的项目中已涌现出“潜在独角兽”近2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项目60余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余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0余个。
投长期,陪伴企业成长。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市引导基金进行了多轮次、多基金投资,坚持长期陪伴策略,助力优质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直至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自2018年起,深圳市引导基金及其参投子基金连续多轮投资大疆创新,累计投资金额超7.6亿元,如今大疆创新已在无人机、手持影像系统、机器人教育等多个领域成为全球领先企业。云豹智能也连续多轮获得深圳市引导基金及其参股子基金投资,该企业已快速成长为中国DPU(数据处理单元)行业唯一独角兽企业。欣旺达动力是国内四大“全球动力电池一级制造商”之一,深圳引导基金累计投资金额超过5亿元,深度服务和见证其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投硬科技,补足关键短板。市引导基金聚焦投向硬科技领域,主动服务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补足关键短板。据统计,深圳市引导基金聚集投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的项目数量及金额均超80%,有力提升深圳市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科飞测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质量控制设备领域技术最强、规模最大的国产设备企业,市引导基金自2019年起持续投资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承担国家攻关重任,在企业设立及后续发展壮大过程中,获得市引导基金及其参投子基金多轮次股权投资支持。
优化产业引导基金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圳优化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发起设立三批产业基金群,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基金突出“高、大、强”,着眼未来布局。出资比例高,市、区引导基金合计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切实解决投资机构募资难问题。让利幅度大,对于基金超额收益部分,可对社会资本和管理人让利,并与最终整体绩效评价结果挂钩。协同联动强,强化部门联动和市区联动,联合决策一次出资,缩短基金募资和筹备时间。
目前,工业软件、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第一、二批产业基金已完成设立,陆续开展投资运作,规模近400亿元。第三批产业基金正在公开遴选基金管理机构,涉及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新能源等产业基金。今年新设第三批基金后,整体规模将达到近700亿元。
以政府引导基金为纽带,引入源头活水。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对接资本链,精选优质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本,培育耐心资本。目前,一批规格高、体量大、质量优的引资项目已落地,规模51亿元的全国社保基金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落户深圳,与平安集团合作设立的100亿元险资基金正式落地。今年市区财政还将设立百亿级市场化母基金,持续引入高端金融资源。
普惠金融政策护航中小微市场主体破浪
“风险补偿”助力银行“更敢贷”。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圳于2018年设立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加盟银行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放贷形成的不良贷款给予风险补偿,撬动银行机构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4年底,风险补偿资金池签约加盟银行累计43家,累计入库贷款总额约2.41万亿元,惠及34万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企业受益明显。
“信用增进”助力企业“更易贷”。2020年4月,深圳市财政局出资设立深圳融资担保基金,为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向中小微企业贷款和债券融资开展的担保、保证保险业务予以再担保,给予20%—50%的分险支持。截至2024年底,深圳融资担保基金累计为4.11万家企业提供再担保增信支持,撬动银行贷款824.16亿元,其中“支小支微”业务占比93%。
扶植科技初创,“科创贷”产品遥遥领先。针对科创领域初创企业,深圳融资担保基金推出“科创贷”产品,联合深圳本土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及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共同为深圳市具有较强研发能力、较好发展前景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深圳市中科领创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音视频技术和物联通信的AIOT方案整合服务商。公司在2018年初创之时,接触的几家传统银行均无法对其给予授信,“科创贷”产品为公司提供首笔80万元贷款支持。得益于“科创贷”的持续支持,短短五年间,中科领创年营收从200万元攀升至上亿元,公司先后取得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认证。
截至2024年底,“科创贷”产品累计帮助上万家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102.86亿元,笔均贷款低至49万元。该业务模式现已复制推广至全国30余家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
实施“专项担保计划”,精准扶持高成长性科创企业。2024年8月,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政策出台后,深圳融资担保基金结合深圳实际,将扶持对象进一步拓宽至市政府划定的高成长企业,分层分级确定再担保分险比例(最低50%),并提高单户担保上限至3000万元、代偿上限至5%,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资源倾斜力度。目前深圳融资担保基金已与6家合作担保机构完成协议签署,覆盖银行机构30余家,并汇总梳理3.5万家科创企业名单与合作担保机构、银行、保险机构共享。
上一篇文章: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文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