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 通讯录管理
- 文件同步
- 办公软件
- 局域网搭建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邮件服务器
- VPN/PPTP项目
- pos系统(销售点)
- 数据取证软件
- 任务/项目管理
- 电子政务
- OA办公/协作平台
- MySQL衍生版
- 企业ERP
- 版本控制系统
- 文档管理
- SIP项目
- 监控软件
- 数据保护
- 教育教学
- CRM
- 管理软件
- 其他软件
- 教学科研相关
- FTP服务器
- DNS服务器
- 基础软件
- 地理信息系统GIS
- 代理服务器软件
- 系统网络
- 软件开发
- 安全保密
- JMS/消息中间件
- 电子电路设计软件
- 网站建设
- 金融、财务系统
- 行业专用
- 400电话
- BI商业智能
- 数据库驱动程序
- 数据库服务器
- 操作系统工具
- 目录服务LDAP
- HTTP服务器
- 数据库建模
- 网络推广
- DHCP软件
- 虚拟机
- 流媒体服务器
- 企业搜索引擎
- 电话/通讯/IM聊天
- XMPP即时通讯
- 信息化
信息化
物联网“联”上菜篮子 记者实地体验江苏数字化农场
物联网技术怎样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中国软件百强南京联创科技集团与南京未来星传感技术公司,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记者日前来到南京紫金生态园展示大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江苏省农科院六合基地上2栋蔬菜大棚、2栋生猪养殖室正在试点物联网技术。乍一看,试点的蔬菜大棚与普通蔬菜大棚并没有不同。走近一看才知奥妙,试点的大棚内竖着4个白色铁匣子,分别用来收集温光水气等信息。铁匣两边各长一“耳朵”,左耳朵“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传给“右耳朵”无线传输节点,再传递到最近的机房,机房将收集的信息与后台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对,并将信息传递到因特网。这样,农科院专家就能实时了解生产基地上的情况。当土壤温湿度低于后台设定值,说明植物口渴了,这时信息会自动反馈到地头的自动喷淋设备,该设备马上开始喷淋,植物一口渴就能喝上水。 物联网带来的神奇在这里随处可见。在紫金生态园内,记者随手挑了一把已包装好的紫青菜,将上面的条形码在读写器上一扫描,对应的LED显示屏立即显示出蔬菜所有的生产信息,如生产基地、生产负责人、采摘时间等。同时还能详细了解到整个生产过程中施肥、浇水、除草等情况,包括每次施肥施用的什么肥料、由什么厂家提供、施肥间隔期等等都一目了然。目前,消费者已能通过互联网,对该基地部分蔬菜、肉类的生产过程进行查看。 正因为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将物和物、物和人的连接,使得从农业生产到消费者餐桌整个链条实时监控成为可能,也成为构建安全农产品消费体系的现实基础。据介绍,联创公司的研发团队目前正着力解决生产、加工、配送环节连接平台以更优化的方式互通问题,整个平台预计年底即可初步建成。届时,“所有消费者在家里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就可以看到农场内的整个生产过程,也可以看到从田头到家里的整个配送过程。” 如此高科技应用于传统农业,其成本如何消化、目前的服务又如何定位?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这两家企业的做法,是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瞄准五星级酒店、私企业主等高端消费群推广这类高端农产品。联创通过会员制的形式已吸纳了一批消费能力强的会员,而省农科院则选择将蔬菜放在自己的蔬菜专卖店销售,从而避免了走大型超市等传统销售渠道,避开与常规农产品的竞争。 |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夏丹 杭春燕) |
上一篇文章:
上海医保信息昨中断20分钟 突增数据致系统瘫痪
下一篇文章:
美电子病历服务商Practice Fusion融资2300万美元